税收是国家财政的最主要来源,税收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税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危害税收征管犯罪,不仅扰乱国家税收征管秩序,逃税、骗税等犯罪更直接危害国家税收,侵蚀国家经济基础,破坏社会诚信体系,危害严重,必须依法惩治;对情节严重、给国家税款造成重大损失的,更应从严打击。为..
2024-03-18
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关系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社会公众高度关注。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评价、指引功能和警示、教育作用,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四起涉及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司法?;さ牡湫桶咐6嗄昀?,人民法院严格落实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司法保护,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しǖ确煞ü妫厥?、优先、双向、全面司法?;の闯赡耆说恼呃砟罟岢沟礁鞲錾笈辛煊颍炕胂喙夭棵判?.
2024-03-18
2024年1月25日,江西省修水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汤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一案,并当庭宣判,被告人汤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修水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日前,该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张某是汤某的债权人,汤某多次拖延搪塞,未按约偿还债务,张某于2020年向修水法院提起诉讼,修水法院查明事实后依法判决汤某偿还借款及相应利息合计57.7万元。判决生效后,汤某未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张某申请强制执行。执..
2024-03-14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公立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耗材等采购和临床活动中,收受生产经营企业及其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或其他不正当利益等问题,易发多发。其中,有的利用开具处方、选用药品的职务便利,有的利用对所在单位或部门用药医嘱、指标考核等监督管理的职务便利,有的两种职务便利兼而有之;有的为部门利益,以部门名义收受回扣归本部门所有和支配,有的虽以部门名义收受回扣,但将回扣..
2024-03-13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多发,并呈现新动向、新特点。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件近期人民法院审结的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释放了依法从严惩处的强烈信号。近年来,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用足用好现有法律规定,从定罪、量刑、财产处置等各方面落实从严要求,依法从重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依法从重打击境内协同犯罪人员。同时,加大追赃挽损力度,依法彻查、全力追缴赃款,通过多种方式督促犯..
2024-03-12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8亿,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规范和引导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助力老年人放心养老、安心养老,2月2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养老服务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注重安全保障义务,最高法强调养老机构作为经营场所,对入住的老年人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未尽到该义务使老年人受到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案例一养老机构与第三人构成共同侵权,应承担连带责任..
2024-03-11
3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典型案例(第一批)》,其中吉林省磐石市人民检察院督促纠正不履行见义勇为公民医疗保障职责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作为第一批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典型案例,供参考学习。2021年8月,犯罪嫌疑人程某某用刀攮伤邱某某。邱某某的邻居、73岁的丁某某发现程某某行凶后,挺身而出,主动对邱某某进行施救,也被程某某用..
2024-03-07
3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典型案例(第一批)》,其中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诉张某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民事公益诉讼案,作为第一批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典型案例,供参考学习。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诉张某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民事公益诉讼案【关键词】英雄烈士名誉、荣誉?;ひ压视⑿勰7度宋锶烁窭嫱绶贪秩袷鹿?.
2024-03-06
医?;鹗侨嗣袢褐诘摹翱床∏薄ⅰ熬让?,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医保骗保犯罪严重危害医?;鸢踩?,损害人民群众医疗保障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持续深化医保骗保问题整治,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切实维护医?;鸢踩?,维护人民群众医疗保障合法权益,促进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高人..
2024-03-04
放心,这事交给我,只要花点钱,绝对能搞定!”“咱有关系,放心,只要钱到位,没有上不了的学”……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话,有些人自以为遇到命中“贵人”,不惜花费重金,但却没想到自己可能正在一步一步陷入别人的诈骗套路中。不少诈骗分子瞅准时机,利用“找熟人好办事”的心理,进行诈骗犯罪活动。海淀法院法官梳理系列诈骗类案,帮助大家擦亮眼睛,谨防被骗。案例一:“假结婚”办落户诈骗四十万获刑五年半被害人孙某想落户北京,经人介绍认识..
2024-02-29
主管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
学术支持: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